昌隆集团

农村何以成为电商重地

发布时间:2015-07-17 

    日前,商务部发布《“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重点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电子商务进中小城市、电子商务进社区、线上线下互动、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打造安全高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流通产业升级版。《行动计划》将“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培育农村电商环境”作为首要重点工作任务,并制定了在1~2年内“在全国创建培育200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示范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在现有基础上年均增长不低于30%”的具体目标。

  《行动计划》指出的具体措施包括:继续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支持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打造一批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总结经验做法并向全国推广。全面推广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作,推进农产品网上购销常态化对接。支持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开展面向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网络及渠道建设。

  “互联网+流通”的政策着力点放在农村,首先是因为农村基础流通设施相当落后。尽管前几年我国多个部委都推出了与农村流通相关的政策,比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工程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一些没有得到扶持的地区消费仍然极不便利。

  “互联网+流通”填补了之前在流通领域支持实体店批发和零售业发展的空白,使原有的政策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使农村的消费便利程度进一步提高。

  其次是农村消费增长速度特别快。“十二五”以来,农村的人均收入增速连续4年超过城镇,农村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连续3年超过城镇,实际增速连续2年超过城镇。在电商消费领域,农村的电商达人对电商的接受意愿也远远超过城镇居民。因此从“互联网+流通”入手带动农村消费增长可以说是“顺势而为、借势发力”。

  在《行动计划》将农村电商作为重点工作任务的同时,企业一直都在这一市场领域积极探索,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

  目前我国东部等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非常好。“因为当地不仅有比较好的经济基础,而且政府比较重视,基础设施也很完善,农村人员接触网络和电脑、移动互联网的经验也比较充足。”

  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农村电子商务也在“蓄势赶超”。“电子商务具有平等、开放、去中心化的特点,给中西部提供了跨越发展的可能,可实现弯道超车。”

  但就县域电子商务来说,我国县域电商的生态环境仍亟待改善: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与电商发展需求不匹配,一些县域基础物流设施仍未普及,农产品进城依然受制于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匮乏。还有一些地区缺乏科学规划,兴建不适合电商发展规律的园区等,反而对资源造成浪费。

  第二,由于缺乏电商技术指导,农村电商买卖的技术门槛难以突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消费观念仍是主流,对网购诚信度的怀疑制约了农民从网民到电商消费者的转变。

  第三,品牌意识欠缺,许多所谓的“知名产品”缺乏质检报告,标准化程度低,“优质”却很难实现“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