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互联网+”的春风吹遍了各个领域,从电商到金融再到衣食住行,它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当“互联网+”的普适特性伸向医疗界,无论是智慧医疗、移动医疗,还是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在医疗行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都已从“辅助者”向“引导者”转变。
互联网巨头插足移动医疗
5月29日,广东12家三甲医院移动医疗服务系统同时上线,此次同时上线的医院一次性覆盖了广东省大部分中心城市。随着各类医院开始密集布局,以APP为载体的“移动医疗”的热度进一步升温。有行业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移动医疗APP超过2000款;到2017年,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125.3亿元。与此同时,一些互联网企业、移动医疗公司也在竞相在这一领域“落地”,医疗去中心化等声音不断涌现。例如,以BAT(百度、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已瞄准能够贯穿挂号到诊后互动的全流程生态圈。
百度作为国内最早关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行业先行者,以推出“百度医生”APP为契机,其打造的闭环服务模式在广东、福建等多个省份落地生根,得到了众多医院和患者的认可。百度医疗与301医院共同搭建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疾病诊疗平台,力求解决病人最关心的挂号、收费、远程问诊三大难题。具体做法是,将预约挂号、医学咨询、导诊服务及远程诊治等场景搬上网,利用医生的零碎时间和视音频技术、云计算及大数据能力,形成巨大的医生知识体系与在线服务体系。
阿里巴巴则推出了“未来医院”项目,通过支付宝对医疗机构开放自己的平台能力,帮助医院提高运转效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除医院外,阿里巴巴还启动了药店O2O项目,与湖北、广东、上海、重庆等多地的连锁药店合作,重心在于医药电商环节。
腾讯则更为注重平台打造,与好大夫、中澳凯尔等公司的合作更多注重于网页端,将自身的网站、微博等资源打造成医疗平台。而与丁香园的合作,则更侧重于为移动平台增加医疗健康功能。
不过,对于目前的“移动医疗”浪潮,广州陆军总医院主任医师陈明(化名)对记者表示,目前市面上的这些移动医疗软件,只是一种改进看病流程的手段。“想要颠覆传统医疗行业,还需对具体病种有针对性的细分,单纯的手段上改变,离智能医疗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大数据助力互联网医疗
移动医疗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IDC《2015医疗IT十大预测》中指出,2016年前,15%的医院将创建综合性的患者档案,并尝试为患者制定个人化的治疗计划; 2018年,65%的消费者与医疗健康机构的交易将实现移动化;到2020年,随着供应商寻求利用云技术及相关基础设施来进行数据收集、集料、分析和决策,80%的医疗数据将在存储过程中的某个节点进入云端储。
如今走进许多医院,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病人从挂号、分诊、诊治,到划价、交费、取药,与过去的流程相比整个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当然,其信息化的水平也并非没有漏洞,在北京某大型医院,记者就注意到医生开处方时,无法即时掌握药房是否有库存药,导致病人取药时无药可取;而自助支付也无法当场拿到报销凭据。
与过去医院的信息化平台不同,互联网医疗的目标绝非仅是提高挂号、交费的效率那么简单,而是要通过信息网络实现网上智能预约、智能分诊、远程候诊、支付、查看报告、在线医患互动、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在线理赔乃至大数据预警等诸多强大功能。广泛利用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医疗行业客户可以获得更多进步,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防止医疗事故发生,提高护理服务效率,降低不必要的医疗成本,同时加强管理效率,减少文书工作,使更多人可以负担得起医疗费用,从而把握移动医疗市场先机。
互联网医疗的进步,除了医院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还离不开IT厂商在技术上的推动。5月14日,在英特尔公司举行的主题为“精准医疗时代的计算革新”的生命科学信息技术论坛上,英特尔公司生命科学事业部总经理Ketan Paranjape表示:“到2020年,计算技术的发展有望帮助医生在一天之内完成精准医疗的主要过程,包括病患或者病灶组织的基因序列的检测、基于基因序列的数据分析以及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疾病诊断,并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互联网思维驱动医院实现服务转型
医院三大方面的转型是必不可少:第一是医院技术的转型;第二是医院管理的转型,需要管理更高效、更精细化和信息化;第三是医院服务的转型,需要医院从内到外的全流程优化,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要实现服务的转型,首先需要思维的转变,也就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有九大思维,第一个思维是用户思维,在互联网时代只有用户说好才是好。大数据思维和平台思维对医疗行业都有重要意义。平台思维就是云医院,未来建立医院的云平台,在此基础上搭建云医院扩展组建。基于云平台才能实现应用架构和数据价格的分离,这样数据的沉淀和对科研的价值会进一步彰显,数据资产化和临床的科研才能把数据价值挖掘出来。
用户思维,在医院服务转型里说的是患者思维,即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患者的体验就是就诊便利性、医患共同的有效性,医院信息的可及性,以及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医院要和患者永不断开、确保每一位患者的满意度高都需要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这也是JCI标准里要求医疗服务的连续可及性。要实现患者思维,移动互联网是当前很重要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