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隆集团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智慧城市

警惕“四风” 应更加理性务实

发布时间:2015-06-19 

    现在有种声音认为,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是否意味着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就要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其实不然。IDC相关预测表明,2014年全球大约有15%的城市有机会步入智慧城市的成熟期,据不完全统计,当前中国有超过50%的城市在搞智慧城市,各部门已经推动的智慧城市以及宽带中国、信息消费、信息惠民等相关试点城市就已经有529个之多,过热特征是非常明显的。当前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仍处于起步和探索期,总体上并不具备大规模整体开展智慧城市的综合条件,只能在具备基础条件的城市先试点。反过来讲,对于没有条件或条件不充分的地方,智慧城市是应该慎行和缓行的。

    当前,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热潮的背后,也存在一些不健康的苗头,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跟风,很多地方重视概念口号,轻视行动配套。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理念,可能很多地方的领导包括业界还是盲人摸象,只是从不同角度看到不同侧面。有的城市不是从自己城市的实际需求出发,而是看到别的地方都在搞,所以自己也想去做,盲目跟风,缺乏对真实需求的判断,缺乏对实现路径的把握。

    第二是虚风,很多地方都比较重视建设投入,但是比较轻视实效。一些地方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案规划,往往是技术驱动,项目导向,而不是问题驱动、需求导向。大家特别擅长的是传统思维,“搞多少个平台,多少个系统,信息化通达率、覆盖率达到多少”,但是对能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具体实惠和改变,“排队时间减少多少,办事流程缩短几天”,这些方面的考虑还比较欠缺。

    第三是歪风,比较重视设备技术,但是比较轻视机制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的综合体现,如果只是贪大求洋,搞一大堆非常先进的软硬件设备,但是不重视标准、政策、法制环境、制度规划和可持续的发展机制,没有这些软实力的保障,可能前期的硬件投入也是没办法充分发挥作用。

    第四是阴风,重视建设发展,轻视安全保障。有些地方在工程规划和实施过程中过度依赖国外厂商提供的规划设计和解决方案,甚至打算直接依托国外厂商建设城市重要领域的信息系统,构建智慧城市的核心平台,缺乏自主可控、安全可信方面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制度,这将导致交通、能源、金融、社会管理等重要信息和系统为外所控,带来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甚至危害国家的信息主权。

    智慧城市是由新一代信息技术所引发出来的,但是在建设中要避免泛技术化、唯技术论,遵循既要先进又要适用的原则,更加理性务实地去推进。过去20年信息化高速发展带给我们很多经验教训,在新一轮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我们要将已经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早解决,避免穿新鞋、走老路,避免重复建设一堆新的“智慧烟囱”和“智慧孤岛”,更加智慧地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