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开局之年的2014年,着眼于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我国对教育信息化进行了全面部署,在技术变革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等方面集中发力,使信息技术对教与学的双重影响更加凸显。在广泛征求业内专家意见和系统梳理教育信息化重大进展、典型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教育报》信息化专刊、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教育技术学科网、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评选推出2014年度“教育信息化十大新闻”:
一、百项教育信息化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014年是教育信息化成果的展示之年,有百项教育信息化成果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这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对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巨大推动作用。
二、信息惠民工程推出优质教育信息惠民行动计划
教育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启动信息惠民工程,以重点解决社保、医疗、教育、养老、就业、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等九大领域的突出问题。
三、构建利用信息化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新机制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五部门于2014年11月16日联合推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未来6年我国教育信息化之路有了“施工路线图”和“时间表”。
四、开展“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活动
为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教育部决定面向全体中小学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建设一支善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骨干教师队伍,形成一套覆盖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各版本的生成性资源体系。
五、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行政部门信息化领导力
随着《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的出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有了具体标准。为进一步提升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2014年4月至11月教育部还举办了16期“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班”。
六、提高信息化水平写入《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第18条要求“提高信息化水平”,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作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五大目标任务“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普遍提高”的重要举措之一。
七、首次开展全国性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
2014年12月22日至29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成6个督导检查组,对河北、山西、吉林、浙江、福建、河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广西等12省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重点从教育信息化工作体制机制、经费保障、组织措施以及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检查。
八、全面完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任务
截至2014年11月底,随着西藏教学点设备安装调试的完成,全国6.36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任务,实现设备配备、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音乐、美术、英语等课程开课率显著提升,农村边远地区教学点长期以来缺师少教、无法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九、智慧教育风生水起
2014年,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了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学校建设,由学校、县市层面上升到省级层面,江苏省推出了省域层面的《智慧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江苏师范大学以智慧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教育学科成为江苏省优势学科,并努力打造智慧型课程和智慧型学术平台。
十、国际教育信息化涌现十大新技术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发布“国际教育信息化涌现的十大新技术应用”,包括: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学习伙伴;3D打印技术颠覆学生动手实践;开源硬件夯实信息技术“做中学”教学模式;体感技术引发学习新体验;教育游戏正逐步改变学习观念;虚拟世界中隐现“真实课堂”;移动卫星车助力经济欠发达地区构建信息化课堂;云计算环境促进学习与教学的协同;社会性虚拟社区支撑大规模合作学习;学习分析技术支持规模化教学形式变革。